- 汪殿龍;張志洋;王波;梁志敏;王軍;
隨著兵器工業和航空航天領域對高強、輕質Al-Li系合金結構件的迫切需求,實現Al-Li合金的可靠高效連接顯得日益重要。針對在焊接Al-Li合金使用傳統焊接方法易出現熱輸入量大、焊接穩定性差導致的組織性能差及氣孔、熱裂紋缺陷等問題,提出采用交流CMT焊接與DC-DC變換高頻脈沖復合電弧焊接技術進行Al-Li系合金焊接,利用低熱輸入量的交流CMT焊接電弧破除合金表面氧化膜,減小熔池氣孔和熱裂紋敏感性,利用高頻脈沖電弧的高頻效應及其電弧超聲細化晶粒,提高接頭強度,獲得良好的結合性能。
2013年02期 v.34;No.111 91-96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01K] [下載次數:594 ] |[網刊下載次數:19 ] |[引用頻次:27 ] |[閱讀次數:62 ] - 周傳德;何高法;張杰;黎澤倫;鄧顯玲;
微塵累積會導致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大幅下降甚至損壞。以微塵在行波電簾空間下的運動規律和可控操縱理論及行波電簾電極參數最優化為目標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從地球微塵電學和力學特性著手,掌握微塵顆粒分布,帶電或高壓電場中電離和極化,以及微塵在電池板表面附著力等特性;采用邊界元及離散元方法研究帶電和不帶電微塵在行波電簾空間受靜電力、介電泳力、重力、阻力及粒子間電荷力等多力作用下的力學和運動學模型,揭示地球大氣環境下微塵在行波電簾空間的運動規律及實現定向運動的控制理論;進而采用數值模擬仿真和正交試驗研究行波電簾的電學參數(波形、電壓和頻率)、機械參數(電極寬度、電極間距、薄膜厚度)與除塵效率的關系,建立行波電簾除塵效率的數學模型和電簾電極參數多變量函數最優化方法,為建立一種適用于中國西部氣候條件下的大規模電池板陣列和其他光電及儀器系統的自清潔方法提供理論和工藝支撐。
2013年02期 v.34;No.111 97-101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51K] [下載次數:432 ] |[網刊下載次數:11 ] |[引用頻次:8 ] |[閱讀次數:50 ] - 李浩;喬東平;
全球制造業正在加速向服務化方向發展,向客戶提供的產品體現為"物理產品+產品服務"的集成服務型產品。這類產品與傳統機械產品在構成和設計等方面有較大區別,研究復雜集成服務型機械產品的內部結構關系規律和整體特征對指導產品設計和服務增值具有科學意義。首先分析了集成服務型產品及模塊的特征,指出了集成服務型產品與傳統物理產品的區別。然后,歸納了產品模塊化結構建模研究進展和網絡建模方法研究進展,指出了現有研究方法應用于集成服務型產品建模中的不足之處,提出了宏觀與微觀建模方法。研究結果表明,運用復雜系統理論和網絡理論進行的復雜集成服務型機械產品模塊化結構建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3年02期 v.34;No.111 102-107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98K] [下載次數:250 ] |[網刊下載次數:13 ] |[引用頻次:14 ] |[閱讀次數:54 ] - 趙志國;王冬冬;
重型車輛本身特點導致其側傾穩定性較差,極易發生側翻事故,為此必須提高車輛主動安全性、操縱穩定性和車輛側翻預警技術,從而減少重大交通事故發生幾率,保證公路運輸安全。在全面闡述國內外車輛側翻預警方法及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指出現有研究方法存在的問題,最后介紹了隱馬爾可夫理論和車路協同2種側翻預警關鍵技術及發展趨勢。
2013年02期 v.34;No.111 108-112+17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866K] [下載次數:431 ] |[網刊下載次數:13 ] |[引用頻次:29 ] |[閱讀次數:60 ] - 皮大偉;張丙軍;鐘國華;
提出了一種綜合運動學和動力學模型估算車輛質心側偏角的方法。引入非線性因子表征車輛的非線性狀態程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簡化的非線性輪胎側向力計算方法,考慮輪胎側偏剛度補償,基于單軌模型建立Kalman濾波器實時估計出車輛質心側偏角。搭建基于輪速傳感器、側向加速度和橫擺角速度組合傳感器、方向盤轉角傳感器、MicroAutoBox和GPS系統的試驗驗證系統,在高附著路面條件下進行蛇形操縱和雙移線操縱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所設計的估計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車輛的實際狀態,實時性和估計精度能滿足穩定性控制系統的要求。
2013年02期 v.34;No.111 113-11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924K] [下載次數:168 ] |[網刊下載次數:12 ] |[引用頻次:4 ] |[閱讀次數:66 ]
- 王悅;劉春;李曼;龔鵬飛;崔倩;
基因工程菌在活性污泥中的生存狀況是決定其生物強化作用的關鍵因素,活性污泥吸附對基因工程菌生存狀況具有重要影響。在典型活性污泥中,考察了吸附于活性污泥的基因工程菌生存狀況,以及活性污泥性質對其基因工程菌吸附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基因工程菌吸附于污泥絮體后,更有利于其生存。污泥質量濃度增大,吸附能力減小;污泥粒徑減小,吸附能力增加;污泥EPS含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強。同時,在相同污泥質量濃度下,普通活性污泥吸附能力大于MBR污泥,表明污泥有機質含量比污泥粒徑對基因工程菌吸附的影響更顯著。在接種密度為105~1014CFU/mL時,普通活性污泥和MBR污泥對基因工程菌的吸附基本符合Freundlich等溫吸附方程。
2013年02期 v.34;No.111 152-158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127K] [下載次數:200 ] |[網刊下載次數:10 ] |[引用頻次:5 ] |[閱讀次數:56 ] - 韓鵬;任愛玲;郭斌;律國黎;
對煤質柱狀活性炭進行H2O2改性,測試了H2O2改性前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和含氧官能團,研究了其對三甲胺的靜態吸附量、動態穿透曲線、脫附活化能。結果表明,經氧化改性后活性炭的表面含氧官能團、比表面積均有明顯提高,其中以體積分數為15%的H2O2溶液浸漬1.5h后的活性炭最佳。其對三甲胺的吸附量達到440.9mg/g,較改性前提高了281.5%。對三甲胺的動態吸附穿透時間由10min提高到35min,脫附活化能由11.461kJ/mol提高到15.663kJ/mol,改性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得以提高。
2013年02期 v.34;No.111 159-165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772K] [下載次數:594 ] |[網刊下載次數:14 ] |[引用頻次:22 ] |[閱讀次數:102 ] - 楊建軍;關衛省;路屏;
基于USEPA ECOTOX水生生物毒理學數據,采用物種敏感度分布曲線法(SSD)和自然對數-累積概率型分布擬合法對渭河陜西段中的環境內分泌干擾物雙酚A(BPA)的水質基準(WQC)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渭河陜西段中BPA基準最大濃度(CMC)為403μg/L,基準連續濃度(CCC)為80.6μg/L。此外,還給出了渭河陜西段中BPA水質基準的累積正態分布函數與概率密度函數。最后,對渭河陜西段中BPA的WQC進行了確定性分析,分析結果認為在相關假設前提下BPA的WQC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確定性概率介于71.43%~100%。
2013年02期 v.34;No.111 166-172頁 [查看摘要][在線閱讀][下載 1026K] [下載次數:176 ] |[網刊下載次數:14 ] |[引用頻次:5 ] |[閱讀次數:52 ]